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EHA主席面对面] 黄晓军教授vs. Arnon Nagler教授:中西方移植观念、进展及经验分享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7/6/28 16:45:00  浏览量:20510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第22届欧洲学也学会(EHA)年会干细胞移植专场,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CSH)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研究所黄晓军教授与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组(EBMT)急性白血病工作组(ALWP)主席Arnon Nagler教授分别作为中国与欧洲移植领域的领军人物强强对话,各自分享了骨髓移植领域的经验和研究进展。《肿瘤瞭望》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两位高层及学术权威带头人进行了一场具有建设性意义对话。双方均表示中国与欧洲的血液领域合作非常重要,是让患者获益的必由之路。

黄晓军教授(左)  Arnon Nagler教授(右)

 
 
现 场 采 访
 
 
 
《肿瘤瞭望》请二位教授谈谈半相合移植和全相合同胞或无关供者移植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高危白血病患者的一线治疗推荐是什么?
 
黄晓军教授:HLA相合同胞移植的应用历史悠久,众所周知,骨髓移植治疗就是从此开始的。然而,临床上并非每位患者都有合适的供体,而半相合移植则意味着几乎每位患者都有合适的供体。从临床结果看,半相合移植发生GVHD的机会更多,不过幸运的是严重的GVHD发生率相较于全相合移植并无显著增多。对于高危白血病患者的一线治疗推荐需要考虑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在中国我们推荐半相合移植作为一线治疗高危AML和ALL患者。
 
Arnon Nagler教授:很荣幸与黄教授一起交流。我认为在过去10年里半相合移植是这一领域里最重要的发展。对高危患者而言,半相合移植为其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机会。我个人认为它唯一的不足是,与无关供者或同胞供者移植相比,半相合移植的随访时间尚短。二者之间的对照研究是很困难的事情,欧洲尚无相关数据我们很高兴地了解到,黄教授正在着手相关研究。我们需要向中国同行学习,半相合移植是很有吸引力的一种治疗选择,将会改变高危AML患者异基因移植的规则。
 
《肿瘤瞭望》怎样评价HSCT复发后的淋巴细胞输注?
 
黄晓军教授:实际上淋巴细胞输注仍是移植后复发的最有效治疗方法。关于半相合移植后是否适合淋巴细胞输注,目前尚无共识。根据我们的经验,淋巴细胞输注在半相合移植后同样有效,不但适合CML,也适合AML和ALL。我认为半相合移植采用调整后淋巴细胞输注是安全的,严重GVHD发生率不足9%,全相合同胞供者移植采用调整后淋巴细胞输注严重GVHD的发生率为4%。
 
Arnon Nagler教授:20年前,我们率先开始使用淋巴细胞输注,其优势是每位患者都可以做,问题是对于进展期疾病和高危AML,有时淋巴细胞输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有时还会产生一些毒性。我个人认为这一领域应当向设定的工程化细胞方向发展,产生特殊的靶向T细胞和CAR-T细胞用于治疗,不过目前尚未达到这一目标。淋巴细胞输注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也是第一个免疫治疗方法,现在的免疫治疗还包括单克隆抗体,而且向免疫节点抑制剂治疗方向发展的势头正猛,总之免疫治疗发展方向是更复杂的靶向免疫调节移植。
 
《肿瘤瞭望》如果患者在二线治疗中获得CR,接下来如何选择治疗以及治疗方案如何?
 
黄晓军教授:对于这样的患者如果没有太多的合并症,会推荐其参加临床研究,尝试新的治疗。不过在中国,对于复发的患者没有太多新药可用,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会推荐患者进行移植,在中国移植可能是这类患者的唯一选择,尤其是患者状态较好时推荐其进行异基因移植。尽管我们有一些数据表明,半相合移植的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强于全相合移植,但目前我们仍将全相合同胞移植作为第一选择。预处理方案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状态和每个医生的经验,同时还要加强移植后免疫的建立。如果各种最有价值的治疗方案联合应用,40%-50%的患者可获得无病生存。
 
Arnon Nagler教授:对未获得CR的患者,我所知道的唯一的治疗模式就是异基因移植,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患者是否适合移植,因此需要评估。如果患者可以耐受移植,则进行异基因移植。如果能在移植前减低肿瘤负荷,那么移植成功的机会更高,如果有有效药物可用(事实是治疗复发难治疾病的药物并不多)则移植可能会获得更好的反应,并潜在可治愈。总之,如果患者状态允许行异基因移植治疗,移植前有可行药物减低肿瘤负荷是最理想的状态,然而通过临床上仍缺乏有效药物可供应用。
 
《肿瘤瞭望》WT1、FLT3抑制剂这类新药在HSCT中的应用价值?
 
黄晓军教授:我个人认为新药可用于各种不同情况下,例如诱导治疗时可以与传统的诱导方案联合增加治疗反应率,也可在传统治疗获得CR后使用,作为复发患者移植的桥接治疗,也可在移植后复发时使用。不过,对于新药仍需要大量数据支持和证实。
 
Arnon Nagler教授:对于此类药物我们寄予了很多希望,移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治疗过程,移植前后需要许多治疗的辅助。移植前减低肿瘤负荷、改善患者状况以利于移植,移植后采用治疗预防复发。虽然数据已在积累,但并不充分。我们特别希望这类新药在移植前后给予,能够改善移植结果。
 
《肿瘤瞭望》如何看待中国与欧洲在血液病诊疗方面的合作?
 
黄晓军教授:我个人认为中欧在血液病诊疗方面的合作非常重要,并且在不断的合作中,我们与欧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从EHA和EBMT学到很多新的知识。我也相信中欧合作不但对于学术有着促进作用,最重要的是患者可以从中受益。
 
Arnon Nagler教授:合作是必然的,尤其是新技术的发展使合作与联系愈发紧密。20年前,我们还无法想象会有今天这样共同合作、互相学习的机遇。毫无疑问,这是让患者获益的必由之路,我们很高兴有这种合作,这非常重要。
 
专家简介
 
 
黄晓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亚太血液联盟常委会主任、亚太细胞治疗学会主席,第九届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及美国血液学会国际常委会委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杰青、长江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教育部、科技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主任。
 
 
Arnon Nagler
 
MD,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组(EBMT)急性白血病工作组(ALWP)主席,EBMT科学委员会共同主席,以色列Chaim Sheba医学中心血液与骨髓移植主任,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

版面编辑:尹丽萌  责任编辑:付丽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同胞移植

分享到: 更多